1 北京首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罚单
5月1日早上7点,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执法人员前往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多处出租屋内进行执法检查。执法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在一处出租屋内的疏散通道上存在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的违规行为。
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处的辛劭波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五项的规定,违规私拉电线、电缆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等充电,属于违法行为。
辛劭波:我们来到这一户进行检查,就发现在疏散通道里停放了有三辆电动车,其中有一辆电动车就拉着这条“飞线”,接了一个插线板在通道处充电。然后我们就告知房主(及租户)这样充电是很不安全的,要求他立即整改。
半小时后,执法人员返回出租屋检查,这名租户的违规充电行为还在继续。依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执法人员对该电动车主处以500元罚款。
辛劭波:拒不整改,所以我们就开出了《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颁布以后的第一张消防处罚单。
首张罚单产生现场
记者5月2日来到产生首张罚单的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某出租屋内。记者观察到,房主和租户的电动自行车都已经有序停放在了疏散通道之外的走廊里,但充电的“飞线”还挂在疏散通道内,但没有连接插线板。
辛劭波坦言,从去年11月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就对该出租屋所在区域的居民进行了消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但至今仍有部分居民安全意识不强。
辛劭波:管理的难点在于老百姓的意识不到位,其实前期我们就已经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就近大概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有集中充电的设施,(包括)充电桩,同时还有一些便于居民充电的充电柜,但部分居民可能他就觉得还是在自己家充方便。
十八里店乡内电动车充电站
记者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贴了一封告知书,提示居民遵守《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并列举十三条违规行为,其中就包括不得私拉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居民家门口贴的告知书
2 逐步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充电设施
记者走访附近村庄看到,这里已经单独设立了多处电动自行车的简易充电站以及电瓶充电柜,但部分充电站内,车辆紧挨在一起,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处副处长彭文博说,目前工作的重点是先让居民不在居民楼内或者家里违规充电,下一步,将逐步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充电设施。
彭文博:首先解决不在家充电的问题,然后配合我们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我们要去开展整治、检查,同时要提供这样的(逐步完善的)充电场所,疏堵结合。
电瓶充电柜
而对于使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频次较高的快递员和配送员,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伟表示,电动车违规充电引起的爆炸往往后果惨痛,必须要引起重视。
张伟:好多由电动车引发的火灾,最后造成伤亡的多数还是快递小哥,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重要群体。我们要求快递公司在物流站、库房等,加装充电桩、充电柜,保证他们在单位对这些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进行充电。
朝阳区消防安全提示
张伟透露,下一阶段,消防部门将持续展开相关的巡查、检查工作,对于拒不整改的企业和个人,将会加大处罚的力度。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物业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由物业服务引发的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以北京12345市民热线为例,物业服务是市民投诉较多的一项。 其中,物业服务水平低、管道老化堵塞、私装地锁、电梯维修不及时等13类问题占到12345市民热线反映物业问题总量的九成以上。《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会对规范物业管理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此次出台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共104条,主要分为总则、物业管理区域、物业服务、法律责任等8个部分。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毕文强告诉记者,2010年10月施行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条例》是地方性法规,二者的法律效力不同,此外,最主要的变化是提出了组建过渡性质的“物业管理委员会”。
对于小区居民非常关心的物业费缴纳问题,此次出台的《条例》也明确规定,物业服务收费将实行市场调节价并适时调整。
针对以往出现的多个物业管理难点,《条例》拿出了具体的措施,有些规定是新的突破。例如,针对社区居民车位不足的问题,条例首次提出,物业管理区域内规划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对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条例》也有明确规定。
毕文强律师认为,《条例》对于解决各类纠纷和矛盾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规范。比如构建物业的收费体系、构建物业管理的整体体系,让各方主体,包括业主、业主组织、物业公司以及其他物业服务人、居委会以及街道办事处还有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都能够在这部条例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毕文强指出,《条例》要真正发挥最大价值,除了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细则以外,也需要各方对这部法律充分理解,理解到位,才利于实践。